close
第一次帶孩子出梯, 三天裡, 孩子出了很多考題給我。

出門前, 即與蕙慈溝通好多次, 此次上山, 我沒法全心全意陪伴她,
因為這次我有照顧他人的責任 (不同於第一梯隊單純的玩); 孩子理智上了解,
但情感上仍舊透露很多需要我陪注與陪伴的事實。

當孩子於活動中無法得到我的立即回應時, 自然就是以鬧脾氣與不願配合的態度
來引起我的注意。

碰到狀況, 常感覺自己當下的情緒想往上竄升.... 有趣的是, 狀況都集中在第三天...

第三天, 起床時孩子的情緒就不太好, 賴床, 不願自己走路 (揹著 20 公斤的孩子爬樓梯,
真是累死人了.... 這時由衷慶幸自己每天早晚練功, 身體的狀況維持於平穩的狀態)。

到了餐廳, 持續起床氣的情緒, 孩子就在餐廳食物桌旁, 為了我不清楚該怎麼塗奶油的狀況,
發起脾氣... 唉... 情緒當下, 怎麼說都沒效, 自己還得與自己「感覺很沒面子」的心念拉鋸
(眾目睽睽下, 孩子哭鬧著不肯離開食物桌也無法溝通... 第一個念頭就是很失面子... >"<)

最後自己選擇先離開調整情緒, 轉由盛恭接手與孩子溝通, 這才平息。

那天早上, 孩子對於活動沒興趣, 一直在親職課程裡與我一起, 要我像個小寶寶一樣的抱她....
只要抱的方式不對, 就會小發脾氣! 孩子的干擾, 讓想聽課的我, 有點心煩氣躁...

下午, 主持最後一個活動 「讚美時間」, 一個情感濃濃的說愛時間, 蕙慈卻執意要
拿我手中的麥克風玩聲音.... 勸阻無效後, 孩子開始對我發脾氣....

狀況不對, 趕忙請其他活動員接手, 抱起蕙慈到外面溝通....
非常清楚的表達出我心中對孩子行為的不悅, 孩子明白感受到我的嚴肅與堅持!
在以擁抱回應她之後, 她的情緒才平撫下來.... 孩子也才告訴我: "她也想吃饅頭..."
原來, 需求的未滿足(想吃饅頭), 孩子卻用其他行為呈現 (堅持要拿麥克風玩)
如果自己的情緒當時沒有先穩定下來, 單只就孩子的行為處理, 大概會是用責罵收場吧~

很多時候, 人生就像這之間的拉扯 – 總是在我們需要專注於完成某事時,
孩子就會有奇怪的行為, 要求著我們的注意.... (起因常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未被正確滿足)

如果, 不是早晚練功安穩了自己的情緒; 如果, 不是有人本理念的注入,
讓我自理性上去瞭解與體諒孩子需要陪伴的事實, 我想, 我早就忍不住對孩子大聲咆嘯了.... >"<

當我專注於自身的責任時, 我總是很自然的, 會忽略孩子當下的需求;
孩子還不夠成熟, 也還不夠有安全感的了解到他們早就已經在我們心上;
以及親密, 不必來自操控, 而是需來自兩顆心的相貼與相近。
這些理性與心的情感的了解, 對孩子, 還有好長一段路呢~

【附註】此次發現, 不僅蕙慈有這樣的需求, 連領隊盛恭要升小二的兒子,
此次也有很多脫軌的情形 – 帶頭領著其他孩子, 不願配合活動進行 (甚至是挑戰的態度...)、
活動進行期間, 頻繁上台干擾主持人 (媽媽或爸爸).... 啊... 要能平心靜氣的引導孩子,
真是子女成年前的一大功課...

我們理性中都知道, 引導孩子成長需要很多時間, 但當下, 要能很快的轉換與平撫自己的情緒,
卻是一項很掙扎與需自我努力調適的課題。

雖然, 不是每次都能讓『了解』出頭 (還是會有『情緒』佔上風的時候),
但因為持續不斷的修心與練功, 讓我能夠比較快轉念的度過這難捱的時候,
心中不禁感謝滿滿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