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, 在人本上課, 聽到了這一句話--- 世上立法的國家, 幾乎, 都是以 “18”
來分別孩子與成人差異。

18 年, 不是 10 歲 , 也不是 16 歲, 得有滿滿的 18 年, 孩子才能成為一個
可負擔法律責任的成人!!!

在生理學的發展上, 孩子的情感與思維, 必須到 18 歲才會發育成熟!

教育, 是漫長的路程.... 在這條路上, 我們, 得引領並與他們一起成長 18 個年頭,
孩子才能真正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且具有法律正式賦予的權利、責任與義務。

只是, 現代社會, 總是那麼急切的急著規範孩子, 要孩子在小小年紀, 就必須懂得 --
守規矩、有禮貌、做到誠實等美德… 無形中認定, 孩子們只要明白了, 就要能做到....
一旦孩子沒有達到這些社會標準, 很容易就被貼上: 不守規矩、不懂禮貌、說謊、小偷
等成人社會的標籤, 這些想法, 有形無形的印入孩子的心裡, 在他們的人際互動裡,
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觀與人際觀.... (而這, 也是成人社會一直以來仰賴的教育 --
重表象, 少看人的本質與背後的需求)

週六晚上, 我們夫妻在會館分享練氣修心後彼此的轉變; 在會館極感安全, 也不懼人群的蕙慈,
趁我們不注意跑進講座會場, 竟在爸比上台時, 衝上台抱住他, 一點也不畏懼台下黑壓壓的人群....
有趣的, 爸比只是自然的, 要台下來賓們當在扯著他褲子的蕙慈 -- 不存在 (惹來全場大笑),
爸比未受影響的繼續分享著。

之後, 孩子再跑上台兩次....

其他師兄姊與來賓們, 不覺有何不妥的看著台上的我們; 為人父母的我, 心裡其實七上八下,
深心裡擔心著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給我們出難題.... 孩子當時情緒實在有點 High ,
即便我們已先做叮嚀 (她若想待在會場, 就得保持安靜), 仍阻止不了孩子的衝動 (想與我們在一起)。

分享完畢, 回到保母組為孩子們說故事, 剛好碰到巡視的師兄與負責師姊談孩子們的狀況。

也許我多心, 總覺得他們在討論的, 應該就是蕙慈衝上台的狀況。 ^^

無意間, 聽到練氣修心 10 年, 已有兩個國小孩子的師姊回答: 「就是出了這個狀況,
正好是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嘛, 很好啊!」

不懂教育理論的師姊, 說出了充滿智慧的話語!!!

是啊, 為人父母總是那麼容易在過多的擔憂中忘了, 每次能直見教育本質的機會,
就在一次次意外狀況中顯現; 孩子就這樣經過我們一次次用『心』的引領與陪伴
(不急著指責, 批判; 只是了解行為背後的需求) ,
在等待中, 等待孩子成長為她該成長的樣子。

滿18 年的用心陪伴與等待!!! 這句話, 提醒著自己 — 用欣賞替代責罰, 用鼓勵代替批評,
永遠用正念, 看孩子的優點.....

附註: 這 『18 年』安定了自己---- 因又再次接到老師詢問: 「蕙慈有沒有拿回一隻漂亮的髮夾?
(同學的成品)」....

對於總是無法控制對 「美的、新奇事物」超級喜愛的蕙慈, 看來要能做到 -- “了解需求 &
能克制自己「想要」的欲望, 不帶回他人的物品”, 看來, 還有一段路要走... 呵呵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