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住在文山區隔壁, 對於鄰近的文山藝文中心與自主學習促進會舉辦的各項
活動,礙於孩子年紀尚小, 假日多必須照料孩子, 即便演講與課程自己
很想參與, 但在衡量家庭現狀後, 大多僅關切居多未能如願前往。

對於自主學習促進會有所認知, 緣起應來自聰聰; 那是段屬於思緒活動頻繁
的飢渴期, 上網找許多自主學習的相關資訊, 藉由文字、媽媽網路的討論
及報章雜誌, 知道了李雅卿、北政國中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學校與種籽學院
(其實對李雅卿有所聞, 應是更早更早以前的事了, 大約是大學時期吧?
遠見雜誌報導的那篇文章, 因為觸動自己, 一直被我收藏在一堆久遠的
資料中, 只是直到當了媽媽後, 才觸動記憶連結發現, 原來自己很早以前
就對實驗計畫學校感到興趣…)。

住在木柵, 看著文山藝文中心的興建, 成立, 社區大學的開課內容,
藉由電子報, 間段的帶進自己的生活中。

生命的緣起, 總是如此有趣; 一切只因發自深心的渴求, 而開始有所追尋;
因為渴望與追尋, 就將不一樣的景觀帶入生命中, 後面會是什麼樣的
開花結果? 就一點也不重要了, 重要的是在這過程裡, 因為面對孩子,
而帶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重新省思, 每一步, 都是這麼獨一無二與美麗
(會拜師入門練氣功, 也是因為孩子, 才開啟了自己『面對自己』
的生命課題。)

12/17 這天, 中午我們剛好要到爺爺家吃飯, 順路的前提下, 讓爸比
照料兩個孩子, 自己得以如願前往。

12/17 『建立討論文化(家庭篇)/尊重與放縱的自主學習演講』,
第一次親眼見到了李雅卿, 溫婉卻應有著不居不撓意志的美麗女性,
邏輯性的思考能力, 很強; 但因為能貼近人的生命與心, 讓她整個人
顯的很柔軟且平和…

這是第一眼初看到她的印象。

以往, 在媽媽網路上看到許多關於自主學習的討論, 許多的思考與見解,
精闢獨到, 文字之間, 總能有精練與獨特之感, 但慢慢的, 自己卻有種
『說不上來』的疑惑在心裡....

直到幾年前, 見到自主學習團體的幾位資深媽媽與聰聰本人, 再到現在
看到李雅卿, 自己恍然明白, 當年媽媽網站裡, 文字間所傳達的自主學習,
見解都很棒, 但卻缺少了一種面對面對生命、如實的『平和之心』。

那天, 自己沒有帶筆紙到場, 只帶了一顆安靜的心, 感受她的言語與
言語後那顆柔軟的心; 聽到有趣的用語 – 李雅卿談及面對孩子
『必須溫和以對, 但需勇於改變』 (溫和但永不改變的成人, 是讓人會
覺得非常挫敗), 這句用語, 讓自己會心一笑...。

曾經以為 『原則』是引導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態度, 現在自己
慢慢發現, 「原則」的存在, 是早早將生命定了型, 而當我們將生命
活的如同一攤死水後, 「原則」 就無所不在.... 因為生命是活的,
這一刻與我們記憶中的前一秒, 早已大不相同。

而隨著孩子的年紀不同, 父母面對生命成長的態度亦須不斷修正與改變。

李雅卿在談及『尊重』一詞, 感到憂心的提及許多台灣父母, 在目前
媒體價值觀混亂的報導下, 出現三種美其名為尊重, 但實質已經有所變相
的教育狀態:

1.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 父母早幫孩子準備了舒適的沙發與床, 隨時讓孩子
在成長過程中躺下 (父母認為, 孩子只要快樂就好, 卻忽略了不同年紀的
孩子應學會不同的責任與承擔的能力); 孩子因此在父母的庇蔭下,
變成一顆攤在地上的樹 (因為隨時都有床可以躺), 而無法往上努力生長的挺直...

2. 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, 因為現實的家庭因素 (單親/家暴/夫妻不合
的家庭關係), 對孩子心有虧欠感 (人心只要感到虧欠, 就易不自覺的
在物質或行動上有所彌補)

3. 父母皆為社會高社經人士, 對於子女的期待通常很高, 總在言語中表達
對子女獨立自主狀態的驕傲。 而事實是, 孩子不自覺的將父母的期待
內化成自我的期許, 即便有傷心與不安的時刻, 孩子不敢表達讓父母知道,
整個人就是 “ㄍ一ㄥ” 住了..., 這樣成長的孩子, 內心裡, 空了一塊...
自己不清楚, 父母也看不到; 讓人覺得心疼。

這天, 整場演講聽完, 對於理論, 自己懂得並不多, 但心裡明白, 親子溝通
的根源, 只在『心』的貼近與『真正』的「尊重」。

這些都是師父引導我們的生命課題。

『心』、『真』與『一』 簡單的三個字, 卻是師父引導我們向內看自己的
智慧功夫;說起來, 很簡單, 卻是『做』了才能有所『體悟』的真功夫…。

當心越來越開闊, 原則就會越來越少, 也才能『如實』的面對生命中的
人/事/物; 因為如實 – 如實的看自己, 如實的修改自己, 生命才能
越來越鮮活與圓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