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伴, 浮現腦中的是前陣子, 蕙慈學騎腳踏車的過程。

約莫兩個月前, 蕙慈開始要求騎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 (看過珮珮豬卡通後, 孩子認為
只有小寶寶才需要輔助輪)。

應孩子的要求, 我們拆掉輔助輪, 也應孩子要求, 幫忙扶車子, 讓孩子做平衡感的練習。

我很明白, 自己耐心是不足的, 基本上, 我希望孩子能自己摸索; 要扶著車子跟著小跑,
媽媽我, 實在沒耐心...

偏偏孩子總是很緊張 (肩膀總是一高一低的, 一看就知道身體沒有放鬆...) 在我的叨唸下,
孩子越騎越有挫折, 就這樣, 每次孩子要求下樓騎車的週末, 都讓我感覺很有壓力...
(因為我與孩子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-- 孩子要我幫忙, 我實在不願意, 因為我覺得她自己練習,
一定能夠學會的)

孩子常因騎的不順, 也會挫敗的失去耐心... 看著孩子, 平衡感慢慢有了, 但起踏第一步,
卻一直是重要但過不去的關卡... 另, 孩子也還學不會何時該煞車...

約莫第一個月, 每次週末陪孩子練習騎腳踏車, 我總會不耐, 自己也發現自己要求的心越來越重
(我的要求, 不是怎麼很快的會騎車, 而是要求孩子要自己練習, 不要老是要求我幫她扶車,
因為那是我的協助, 不是她自己的能力) … 在這樣的摩擦下, 孩子的信心也越來越低。

第三個星期, 孩子就告訴我, 她不要騎車了!

覺察到自己的「求好心切」與帶給孩子的壓力 (因為練習不好而引起的挫敗感),
我也贊成孩子暫時不碰腳踏車的決定。

就這樣, 我們不再提練習騎腳踏車的事, 周末也不再練習。

兩週後, 有天晚上接孩子回到家, 孩子興沖沖的下車告訴我, 她要騎腳踏車去了。

雖有點訝異, 但自己不動聲色, 只是叮嚀在地下室騎腳踏車要留意車子。

自己一邊停車, 一邊留意地下室車子進出的狀況。
/那晚, 孩子自己, 從起踏的第一步 ==> 終於找到自己的平衡 ==> 保持繼續前進....

那三個星期的僵局, 經過 2 週的沉澱, 孩子在放鬆的狀態下, 出於自己想再騎車的心,
竟輕鬆的找到那練了三個星期都無法找到的平衡感, 也跨過了原本一直過不去的障礙點!!!

那晚, 孩子好興奮的對我報告她的進展! 自己也覺得好驚奇!

我放下了急切、不再催促她要自己練習的心, 孩子也找到她自己身體的平衡感!

沒有壓力的情形下, 反而一切是行進的那麼自然!

之後幾天, 每次載孩子回到地下室停車場, 孩子總快速的先下車練習去。

那幾天, 因為還不習慣煞車, 摔過幾次, 撞傷了她自己, 也差點擦撞到停放的車子。

也因為那幾次碰撞的經驗, 孩子接受了我基於安全考量的要求 -- 不要在停車場騎車。

孩子現在已經越來越能控制車子行進的方向與速度了! 看著孩子騎車時的開心臉龐,
那種努力後, 得到的成就感與自信, 讓孩子的臉龐散發出快樂的光芒, 真好~

【附註】

約莫在蕙慈學會騎腳踏車的同時, 苡寧也終於自己體會到雙腳協調輪流互踩的前進方式!
(以前敎過寧幾次, 怎麼讓雙腳輪流踩踏, 但孩子卻怎麼樣也無法學會, 最後我們接受她
自2y6m 至今, 騎車的方式 -- 只是單腳來回的踩

整整一年半, 孩子一貫的用自己的方式前進, 直到她自己準備好了, 才有所改變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